唐五代宋初敦煌畜牧业研究_乜小红
作者: 暂无 日期:2016-12-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游牧民族定居问题研究
作者: 郭文慧  日期:2010-06-30 来源 :新疆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定居 游牧民族 改革开放 新疆 
描述: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是新疆传统的游牧民族,在长期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中,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严酷的自然环境、游牧经济的脆弱性,游牧经济已很难适应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民族政策的引导下,游牧民族走向定居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游牧民族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新疆的游牧民定居是在党的民族政策引导下的定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推动新疆少数民族发展、实现各少数民族事实上的平等、体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优越性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党的的游牧民族定居政策的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游牧民族定居的历史回顾、定居的现状、定居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分析与探讨。旨在思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进新疆的游牧民牧民定居。 本研究以新疆游牧民族的定居过程、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研究主线,以党的游牧民定居政策的制订、实施、发展和完善为研究视角,综合运用了民族学、民族理论、民族文化学、民族经济学等学科的内容和方法来研究游牧民定居问题。本文以新疆游牧民族定居为主要研究内容。一方面,通过对新疆游牧民的历史过程进行回顾,结合笔者在新疆塔城地区的实地调研,证明定居工程的实施确实给新疆游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变化,突出了党的民族政策在定居中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游牧民定居的现状的分析,当前新疆的游牧民定居水平还不高,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党的游牧民定居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研究
作者: 李元元  日期:2010-04-01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多元民族文化 河西走廊 互动 
描述:河西走廊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区。从古至今,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千百年来,有众多民族来此驻足、定居。在多样性民族实体介入的同时,多样性的民族文化也随之进入了河西走廊地区。因此,河西走廊地区的多元民族文化互动一直持续发生着,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构筑了多元统一为特色的河西文化,成为我国地域文化中一幅壮丽的画卷。本文以河西走廊地区的阿克塞、肃北、天祝这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为调查点,对河西走廊的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表现形式、动因、模式及特点作了一些粗浅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由绪论和四章组成,绪论中主要对“文化”与“文化互动”这两个基本的概念作出了界定。第一章为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概述,首先从自然地理、区域文化的角度阐述河西走廊在地理版图及历史文化版图中的位置;其次,对历史上河西走廊的民族多样性及文化多样性加以梳理,介绍了历史上曾活跃于河西走廊地区的几个民族及其文化特征;最后,从三个方面总结出河西走廊多元统一的地域文化特色。第二章为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表现形式,本文以洛特曼文化符号域理论为视角,认为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的互动关系表现为各民族文化符号域内各种文化符号之间的互动,本文主要从河西走廊宗教文化符号系统、语言文化符号系统及民俗文化符号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加以说明,并以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党城湾镇的汉、蒙文化互动为实证研究的对象探讨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表现形式。第三章为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动因。本章主要对推动河西走廊多样性民族文化互动的宏观动因与微观动因分别加以论述。第四章为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模式及特点。首先,本文以河西走廊地区的阿克塞、肃北、天祝地区为例,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文化互动模式。其次,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河西走廊地区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主要特点。 本文的观点如下:一、关于河西走廊文化的特征。河西走廊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人文景观,千百年来许多民族定居、游牧于此,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与碰撞,建构了以多元统一为特色的河西走廊地域文化。二、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表现形式为各民族文化符号域中的各种文化文本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碰撞。三、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是宏观动因与微观动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宏观动因主要表现在:①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是推动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自然基础。②河西历史进程是推动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人文基础。③现代化进程是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社会推动力。河西走廊各民族成员的跨族籍文化实践行为是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最直接的微观动因。四、河西走廊多元文化互动的模式主要有接触性互动模式、深入性互动模式与嵌入性互动模式三种。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互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各种民族文化都有各自比较固定的地理区位。②在民族文化互动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民族依然保持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③汉文化是引导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核心力量。
裕固族妇女社会生活及宗教心理研究
作者: 刘生琰  日期:2010-04-01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宗教 社会生活 裕固族妇女 宗教心理 
描述:一般而言,每一个民族的宗教文化都对其民族的传统习俗、意识观念及行为规范有着深刻的影响。裕固族是一个以信仰藏传佛教和萨满教为主的民族,宗教的方方面面皆折射到裕固族妇女的家庭生活和宗教生活中,对游牧民族女性的社会化过程具有深刻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裕固族妇女的生存状况与传统社会不可同日而语,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已经在许多方面丧失了它的规范性和制约性,但是宗教文化对女性的影响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神圣的意义体系,宗教能将集体意识内化于个人意识之中。游牧民族妇女自小学习宗教文化中的禁忌、礼仪等,目的在于形塑她们的人格特征。本文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社区为视角,依靠详实的调查资料,在借鉴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民族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多角度重点探究裕固族妇女的社会生活及其宗教心理机制。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言和第一章,导言从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上对课题的立论准备做了说明;第一章介绍了裕固族自治县及调查社区概况;第二部分包括本文的第二、三章,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婚姻家庭等各方面描述了裕固族妇女的社会生活;第三部分由第四章组成,论述分析了裕固族妇女的宗教意识、宗教情感、宗教意志、宗教行为以及宗教心理的影响机制;第四部分为结论,对裕固族女性未来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
甘青藏族牧区婚姻家庭文化变迁研究
作者: 金晶  日期:2010-03-01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藏族 变迁 婚姻家庭 牧区 生育 
描述:婚姻家庭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传统热门课题,家庭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之一,而婚姻是家庭的起点和根基,是人类社会产物,与婚姻有关的仪式、风俗、禁忌、制度、法规等直接影响着一个家庭、部落、民族甚至国家的文化。每个社会和每种文化都有相应的社会机制规范其成员的婚姻家庭行为。藏族游牧文化中,婚姻形式是一个倍受人们关注的方面。远古时代的藏族先民就已形成了一套婚姻规则来组建家庭、形成部落族系,在历史进程中这套婚俗、家庭礼仪不断完善规范,具有鲜明的民族与地域特点。 甘青藏族牧区是典型的藏族牧区之一,同我国其他牧区一样,甘青牧区的牧民正普遍面临的定居趋势。随着牧民定居进度的加快,固有的社会结构、文化形式势必发生变化,特别是作用于经济基础形式转变的定居生活的相应影响是巨大的,这种转变将给藏族婚姻和家庭带来全方位的影响。笔者推测随着经济生产方式的变迁,牧区人们的婚姻家庭可能与藏族游牧时期的传统婚姻形态和观念有了很大不同,随着逐渐定居和经济生产方式转换,以前的婚姻文化中的某些因素可能会逐渐消失。 本文旨在通过对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的藏族牧民居住点的调查,研究传统藏族牧区婚姻家庭文化同当前藏族牧区婚姻家庭相比是否已经发生变迁。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政策推动力、文化变迁、生活方式转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甘青藏族牧区婚姻家庭文化的现状及其变迁。最后在分析甘南当地藏族的婚姻家庭现状时,引入“场域”和“惯习”概念对藏族婚姻家庭进行讨论,认为藏族牧民的婚姻家庭形式已经发生变迁。 全文共分为六章,各章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为导论,论述了研究主题的选择及研究目的意义,并对涉及研究主题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了梳理。第二章是调查地概况和研究方法介绍,着重从地理、历史、文化、语言方面强调甘南藏族自治州与果洛藏族自治州同属甘青游牧文化圈,介绍了调查地的基本概况,并且详细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样本状况。第三章详细论述了甘青藏族牧区传统婚姻家庭文化内容,包括恋爱、组建家庭过程,传统生育观念行为。第四章是对当前甘青牧区婚姻家庭文化的现状描述,通过对当前甘青牧区牧民们婚龄、婚礼仪式、家庭规模、妇女家庭地位、生育意愿等方面的描述,对比前一章传统文化习俗,分析认为当前甘青藏族牧区婚姻家庭文化已经发生变迁。第五章为分析讨论部分,在分析甘青藏族牧区婚姻家庭变迁的原因同时,利用布迪厄的场域、惯习概念探讨藏族的婚姻家庭变迁现象,并阐述了笔者对文化变迁的观点。第六章是对全文的简要结语。
藏族游牧文化与影视元素关系研究
作者: 周草  日期:2010-03-01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影视元素 少数民族电影 藏族游牧题材电影 藏族游牧文化 有机结合 
描述: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中国影视艺术殿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藏族游牧题材电影又是少数民族影视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但目前,我国的藏族游牧题材电影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如何运用影视艺术这个当前最普及也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来充分挖掘、提炼藏族的游牧文化,从而在丰富我国影视艺术类型、满足观众多元化审美需求的同时,促进藏族游牧文化的传播、传承,是摆在影视创作人员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笔者在这篇论文中,首先阐述了青藏高原藏民族的游牧文化的内涵,它是由特殊的地理条件所孕育的一种极具动态性与变化性的生产及生活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积淀而成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藏传佛教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民情风俗等。接着分析了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及表现元素,其中影视最重要的美学特性也即它的魅力所在就是运动性,而这恰好与游牧文化内蕴的动态性相吻合。继而论述了如何运用影视艺术的视觉、听觉、运动三大表现元素提炼藏族的游牧文化,实现两者和谐、有机的高度结合,并具体分析了四部具有代表性的藏族游牧题材电影作品,探讨它们是如何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等方面提炼藏族的游牧文化的。最后针对我国藏族游牧题材电影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笔者以期通过这篇论文,能够对藏族游牧题材电影的创作、发展有所裨益。
水帘洞石窟群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作者: 宋元  日期:2009-05-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水帘洞石窟 艺术特点 文化内涵 
描述:石窟艺术是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历了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佛教是一种信仰,也是具有一定内容的文化现象,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带来了石窟艺术,石窟艺术又表现了佛教文化,石窟艺术极大影响了广大群众的审美心理,构成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一个部分。水帘洞石窟群地处黄河支流渭河上游的北岸,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上一处十分重要的佛教艺术圣地。水帘洞石窟群是将浮雕、窟龛、悬塑、壁画相结合,融历代佛教思想和艺术于一体的一处露天石窟寺群,在全国石窟艺术宝藏中极为珍贵。它既是记载武山宗教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传承武山及秦州大地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价值不言而喻。 在前辈们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借助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深入研究了水帘洞石窟群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水帘洞石窟壁画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技法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布局的统一性等。雕塑艺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具有秀骨清风的西魏佛像雕塑艺术特色又有圆润、丰满、秀美的北魏雕刻艺术特色,还有宋代以来清秀雍容的新的艺术风格。水帘洞石窟群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 1.水帘洞石窟群是儒、释、道三教相结合的产物。 2.水帘洞石窟群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论裕固族民间文学及其文化的多元化
作者: 聂莹  日期:2009-05-01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裕固族 多元文化 民间文学 民族变迁 
描述:裕固族的民间文学,伴随着裕固族的形成而产生,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民间文学作品,记载着该民族的历史、经济政治、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本文分别从裕固族的民族、语言、宗教、文化等方面对裕固族的民间文学及其文化多元化给予了分析和探讨,通过对多元文化的分析达到透析该民族民间文学的文学样式、文学特征和文学发展的目的。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对裕固族民间文学及其多元文化的研究意义,目前有关裕固族研究的状况,以及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比较法、历史文献法、实地调查法。从世界文化的格局来看,全球文化呈现出多极并存、多元互补的发展态势。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对裕固族这个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和其中包含的多元文化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在宏观层面对我国整体民族文化的研究,也有利于对裕固族文学和文化的弘扬及该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简要介绍了裕固族的民族文化概况。裕固族源于古代回鹘,由于历史上的外族入侵、族内政变和宗教异化而经历了漫长的民族迁徙过程。语言文字方面,裕固族主要操三种语言: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和汉语。历史上曾经使用过回鹘文字的裕固族,如今已经没有了本民族的文字,而普遍使用汉字。裕固族先民曾先后信仰过萨满教、袄教、摩尼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最后他们选择了藏传佛教作为整个民族的共同信仰。这种集多种成分为一体的混合型宗教文化是裕固族宗教信仰的显著特征。 第三章:主要对裕固族民间文学的形成和特征以及该民族文化的内容作了介绍和分析。裕固族的民间文学包括: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叙事诗、民歌、谚语、格言、童话等等。裕固族的民间文学具有传承历史、教育后代的功能,在浓厚的游牧文化氛围中也隐含着悲剧色彩和救世主观念。裕固族先民曾与古代蒙古族、藏族、汉族等民族相互接触、杂居,最终使得原本纯粹的古代回鹘文化吸收、融合了古蒙古文化、藏文化和汉文化等因素,而形成了今天具有多元性的裕固族文化。 第四章:从神话、故事传说、叙事诗、民歌、格言和谚语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裕固族的民间文学。其中,神话和民间故事传说反映了古代裕固人的智慧和对世界的认知;叙事诗、民歌则叙述了裕固族的历史、习俗和生活等情况;谚语、格言、童话等民间文学是裕固人长期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分析,总结出裕固族在各个历史时期其民族文化的形成条件和原因,而这些文化因素的形成和加入又为裕固族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第五章:概括了裕固族民间文学研究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方法。裕固族文学的研究主观上存在研究方法不足、研究角度偏离等问题,而客观上则有地理条件恶劣、民族语言遗失及传承的中断等困境。应对这些困难与问题的方法也要从主客两方面着手,加强研究队伍、加大研究力度,及时有效的进行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都是现实可行的方法。 结语部分,总结了裕固族民间文学的特色,多样性的文本形式中包含着浓重的宗教因素,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裕固人的思想意识。其民间文学中蕴含的多民族文学因子,表现出裕固族包容、宽大的民族品格,而多元化的文化特征正是裕固族文学个性的表现。
新疆木垒县乌孜别克族游牧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作者: 解志伟  日期:2009-04-15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乌孜别克族 文化 变迁 游牧社会 转场 
描述:乌孜别克族是我国人口特别少的外来少数民族之一,它来源于新疆以西的中亚地区,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游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乌孜别克族的血管里流淌着亚欧大陆许多古代游牧民族的血液,游牧这一生活方式在乌孜别克族中经久未绝。时至今日,新疆木垒县大南沟的乌孜别克族还在从事游牧业生产,游牧业是他们的传统生计方式,在这一传统生活方式中他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游牧文化。游牧是与自然最贴近的一种生活方式,游牧生活的长期积淀形成了木垒县乌孜别克族的文化传统,乌孜别克族游牧民传统文化具有典型的原生性,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的内涵。 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都是社会变迁的产物,“传统”通过与“现代”的对比而表现出来。现代化的风暴已经席卷全球,乌孜别克族社会也面临着现代化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推行的定居工程改善了乌孜别克族的经济生活条件,但这也改变了他们几百年来的游牧生计传统,他们的游牧传统文化随着定居而渐行渐远,乌孜别克族传统游牧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乌孜别克族创造了丰富的游牧文化,这既包括有形文化也包括无形文化,其中不乏优秀之作,然而在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它却是少数几个没有上榜的少数民族之一。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乌孜别克族的文化传统,推动乌孜别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与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民族平等、文化多样性和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社会主流话语,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缺少任何一个民族都与上述话语不一致。因此本研究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现实意义。 本文有关木垒游牧社会文化生活和转场过程的详细描述及意义分析可以说具有创新意义,因为学术领域鲜有对木垒乌孜别克族游牧民族四季牧场的分布及变化、转场牧道的变更、不同时空坐落上的牧民社会生活进行系统的研究。转场是游牧社会生活的标志性事件,没有转场就没有游牧。木垒乌孜别克族根据畜牧的需要将三地不同自然空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牧场,通过转场他们将这些空间纳入到他们的游牧生活中,他们的生产、生活内容因时因地而异。转场是游牧的标志性文化事项,它是人与文化调适的一种手段,是游牧社会在时空上有序的流动,游牧社会是流动的社区。乌孜别克族的游牧生活是传统中的流动,定居并没有终止流动,它带来了新的流动,这种新的流动是跨越文化边界的流动。 本文主要通过田野调查获取的丰富材料,结合相关研究文献对木垒乌孜别克族游牧社会生活文化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本文前半部分以乌孜别克族的历史及其游牧生活为中心,首先论述了游牧业与转场的起源和乌孜别克族的民族过程,分析了游牧业在乌孜别克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意义,随后讲述了木垒大南沟乌孜别克族的家族史和转场史,并且对他们的转场历史加以分期进行论述。木垒乌孜别克族自其祖先进入中国时就开始了他们的本土化与国民化过程,这一过程贯穿了他们的游牧转场史。乌孜别克族社会文化变迁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家在建构这一少数民族的同时,乌孜别克族也在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不断将自己构建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成为他们增强内部凝聚力的一种手段。 本文的后半部分从文化学的角度对木垒乌孜别克族游牧民的衣食住行、婚姻家庭、人生礼仪、民间传承、科技工艺、宗教信仰和节日等文化现象及其变迁进行了分类论述,在结论部分分析了乌孜别克族社会文化变迁及其当代社会文化的一些特点、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的问题。关于变迁,本文认为乌孜别克族游牧社会变迁所呈现的结果是文化的碎片化;关于文化,本文认为木垒乌孜别克族游牧文化具有原生性、濒危性、真实性和地域性等特点;关于文化传统的发展与保护,笔者提出建设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发乌孜别克族游牧文化资源发展体验旅游既可以促进游牧社会的经济发展,又可以加强他们传统文化的保护。
从游牧到农耕:哈萨克族生计方式选择和文化适应
作者: 汪俊  日期:2009-04-01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哈萨克族 文化变迁 生计方式 
描述:本文是笔者在深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查干布拉克村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地调查后完成的。本文主要以查干布拉克村为例,通过参与观察、人物访谈等研究方法,描述并分析了定居哈萨克族生计方式的变迁,探讨其变迁的原因及影响。以期对哈萨克族的发展有所裨益。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选题缘起与意义、研究方法;梳理国内外有关文化变迁理论的研究及学术界对哈萨克族文化变迁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概述查干布拉克村的背景情况,简述了村落的发展概况以及民族关系的现状。第三章论述哈萨克族生计方式的变迁。农牧业体制变革是哈萨克族生计方式变迁的重要因素。这一变迁历程伴随着牲畜种类与结构、牧养方式的变化、农作物品种改良、农用机械的改进等问题。第四章分析哈萨克族生计方式变迁的原因。第五章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论述了哈萨克族生计方式的变迁带来的影响。第六章余论,是对全文的总结。
< 1 2
Rss订阅